top of page

治療巴金森氏症 從腸道下手

2016/12/21

巴金森氏症有可能治癒!美國最新研究發現,巴金森氏症的元凶是腸道裡的菌群,也就是說,以後治療巴金森氏症不必從腦部下手,改變腸道菌群生態,就可改善病情,甚至有機會痊癒。

 巴金森氏症是發病率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神經退化性疾病,根據統計,台灣大約有30萬人,發生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。病因目前仍不明,推測是大腦黑質腦細胞退化,無法製造足夠的多巴胺,因而產生各種活動障礙。

 大腦黑質腦細胞為何退化?推測或許跟感染有關。最近10幾年,科學家發現腸道菌群跟巴金森氏症有極大關聯性。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動物最新研究顯示,神經退化性疾病與腸道裡的微生物變化有關。這個發現可能帶來全新的巴金森氏症治療方式。

人體最大免疫器官

 該研究今年12月發表在《細胞》(Cell)雜誌。在第一屆荷蘭舉辨「菌腦醫學會」引起廣泛討論。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研究所教授蔡英傑表示,這幾年,腸道菌群研究相當火紅,不少研究證實,腸道菌群掌控人體免疫系統及神經系統,很多疾病跟它相關。

 蔡英傑強調,腸道功能不只消化、吸收、排泄這麼簡單,腸道其實是人體內最大的免疫器官。

 國外研究證實,腸道菌群是人體的必要器官,它能接收訊號,也能發出訊號,影響身體器官。蔡英傑強調,腸道有5億至6億個神經細胞分布,數量僅次於大腦,而控制腸道神經的關鍵就在於腸道內的上千種細菌。

 腸道系統就像大腦一樣能分泌各種激素,甚至能產生更多的神經傳遞物質,而腸道絕大多數的神經分泌功能並不受大腦左右,表示腸道神經叢可自己決定要做什麼,所以有「第二大腦」的稱號。

 腸道菌群為何是巴金森氏症的元凶?據台大醫院神經部吳瑞美教授分析健保資料庫55萬個巴金森氏症病例結果發現,有便祕困擾的人,罹患巴金森氏症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許多。根據研究,巴金森氏60%~80%患者有便祕問題,而且早在發病前10~20年就有便祕問題。

 便祕代表腸道菌群失衡,長庚醫院腸胃科主治醫師宋昌穆表示,國外研究發現,便祕會使腸道逐漸走向發炎型菌相,發炎性細胞激素就會透過神經,傳導至大腦的藍斑核(LC)及黑質(SN)部位,幾年之後,就會誘發巴金森氏症。

憂鬱自閉症也有關

 宋昌穆說,目前研究發現,腸道中某些特殊細菌分泌物及能量代謝產物,會影響大腦意識狀態,像憂鬱症、自閉症、腸躁症、焦慮症、巴金森氏症疾病,都跟腸道菌叢有關。至於是腸道中哪個菌在作怪?目前仍是個謎。

 既然腸道菌群掌控身心健康,服用益生菌讓腸道菌相平衡,能治療疾病?宋昌穆直言,「人體腸道系統相當複雜,無法透過飲食、益生菌就可改變腸道菌群生態。」目前國外有透過糞便移植治療困難梭狀桿菌及大腸性疾病。

 宋昌穆進一步指出,在國外,糞便移植發展得相當好,不少病人經由糞便移植解決多年宿疾。目前美國只核淮困難梭狀桿菌引起的疾病,可經由糞便移植改善病情,其他疾病仍在試驗階段。

 蔡英傑提醒民眾,遠離疾病最好的方法是做好腸道保養。國外研究發現,腸道健康可解決80%的疾病。蔡英傑認為,讓腸道健康、年輕,最好的方法是少吃高油脂、高糖食物,多吃高纖食物及細嚼慢嚥。喝足夠的水、運動也很重要。建議最好每天喝6杯以上的水,每周運動3~4次,1次30分鐘左右。

腸道菌群影響身心健康

1.焦慮症

國外臨床發現,焦慮症患者服用益生菌後,緊張焦慮、失眠、冒汗等症狀,改善許多。

2.自閉症

大多數自閉症兒童,都有明顯腸道發炎現象,他們的腸道壞菌與正常兒童大不相同。

3.巴金森氏症

研究發現,巴金森氏症患者腸道中的細菌和健康人不同。

4.精神分裂症

動物實驗發現,罹患精神分裂症的老鼠服用益生菌後,改變腸道菌群生態,可緩解症狀。

5.憂鬱症

早期認為情緒由大腦主宰,最近幾年愈來愈多研究聚焦於腸道菌種會影響人的情緒變化。至於位於體內的腸道為何會與情緒波動相關,目前仍是個謎。

6.糖尿病

丹麥研究發現,第二型糖尿病可能是一種發炎性引起的疾病。臨床上研究顯示,糖尿病患者腸道中的細菌比健康人不穩定。

7.大腸癌

腸道中的腸道菌嗜糖,推論碳水化合物會讓腸道菌群改變,誘發細胞產生癌變。

8.克隆氏症

克隆氏症是一種發炎性的腸道疾病。腸道會發炎主要是因為腸道菌叢失衡。

9.潰瘍性結腸炎

跟腸道有關的疾病,幾乎都跟腸道菌的生態有關。

10.大腸激躁症

國外很早就有研究指出,腸躁症是因腸道菌群作亂引起。

11.類風溼性關節炎

腸道菌叢失衡時,會引發自體免疫疾病。

文章出處 : 時報周刊



更多報導

bottom of page